- A+
中央网络电视台报道:近年来,伴随旅游业的兴盛,各地涌现大量玻璃栈道、玻璃吊桥等透明景观设施,其惊险刺激的高空感受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但在追求新奇景观的同时,意外事故也接连发生,“网红”玻璃栈道让行人每一步都充满担忧。下面,我们回顾一个具体案例。
最近吉林延边琵岩山景区的高空玻璃栈道发生了一起紧急状况。从影像资料中可以明确观察到,栈道上有部分玻璃竖立着,紧贴着防护栏。另外一些玻璃则完全消失了,只剩余空荡荡的钢架结构。情况更为凶险的是,当时栈道上还有一名游客,他正蹲在地面,双手紧紧抓住护栏,脚下便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好在最终在值班人员的引导下,他自己挪动到安全区域顺利获救。
年增上百条 玻璃栈道成景区“爆款”
这种玻璃构造为何广受欢迎,又怎样确保在高处时的稳固呢?让我们听听记者的探访。
此处所见玻璃栈道坐落于上海世茂精灵之城主题乐园,甫一启用便化作上海热门的游览景点。该栈道沿山势而筑,凌空架于深坑之上,全长将近百米。人们行走其上,如同穿梭于深潭与峭壁之间。
近些年,打造玻璃栈道成为各地景点的一个流行趋势。自2018年起,每年新修建的玻璃栈道数目都超过百条。粗略估算,如今全国范围内玻璃栈道、悬索桥以及观景台的总数已经突破两千个。
负责人表示,玻璃吊桥、玻璃栈道这类景点的造价通常介于数百万元和千万元之间,建成之后必须委托外部机构开展安全评估,并且要接受地方质量监管部门的定期检查。日常管理还要制定各种应急方案,在玻璃景观的入口位置摆放安全警示标识。
行业规范陆续出台 玻璃景观能否告别“步步惊心”?
不过数年,玻璃制景观工程已四处涌现,与此同时,配套的管理办法及行业规范也获得了广泛关注。
东方明珠塔是上海的著名建筑,塔身259米的高度设有透明悬空观景台,该观景台于2009年启用,属于上海最早建成的透明走廊之一。设计该观景台的江欢成院士透露,在建设初期,玻璃景观领域尚未形成完善的行业标准。
东方明珠的观光走廊由二十四块扇形构件构成,呈现出花簇状布局,地面铺设了三层夹胶钢化玻璃,表面覆盖着透明保护膜,每季度进行一次更换,以保障玻璃始终如一地保持完好无损。
许多游客觉得钢化夹胶玻璃栏杆,玻璃栈道的设计确实能提供与众不同的观光感受钢化夹胶玻璃栏杆,但是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游客主张,不必盲目模仿这种景观,各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既要确保安全,也要周全考虑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今年四月一日,国家层面的《悬空地板、踏步、步道及栈道玻璃》标准开始生效,针对此类玻璃制定了详细规范,各省市也相继颁布配套的管理措施。业内学者指出,过去两年里各地玻璃构造项目不断涌现,其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玻璃景观”安全是第一要素
“玻璃景观”再漂亮,安全永远是首要原则,不能只顾着建造、不顾着品质和监管。实际负责管理和使用的部门,需要健全防护设备、常常进行检查和保养,迅速排除危险因素,这样“玻璃景观”才能确实成为既令人心跳加速又不缺乏安全保障的一种景致。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