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去年台风“摩羯”来袭那天,住在18层的小周至今仍感到后怕,——傍晚6点,风势猛烈得仿佛要将楼栋掀动,她家主卧阳台那扇造价两万的大面积玻璃推拉门,竟然被狂风连同窗框与防盗网一同刮离了!当时她正抱着孩子躲在墙边,听着玻璃崩裂的声响,双腿顿时失去力气。小周事后公布在业主群里的视频,让小区里200多户刚装了新型窗户的住户全都愣住了,这种看似豪华的“大玻璃”,怎么变成了家里最危险的隐患?
大玻璃封窗:颜值拉满的背后,藏着多少“暗雷”?
这种超大面积的玻璃窗钢化夹胶玻璃栏杆,其实是用一块或两三片巨幅玻璃替换了常规的断桥铝窗,玻璃之间没有框架分割,主要营造的是“整面墙都是玻璃”的视觉感受。很多年轻人装修时被“海景房”的图片吸引,不惜多花费数万元也要安装这种窗户。然而入住之后才发现,这种看似光鲜的装修方式暗藏六大问题,每个都让人非常烦恼。
先说抗风压能力——这是台风天最要命的短板。
去年“摩羯”台风过后,海口某小区物业经理徐女士进行了统计,小区共有1000户人家,其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大玻璃封窗被吹飞或吹裂,而开发商原装的普通断桥铝窗则几乎没有受损,依然稳固如常。
为啥?
建筑商安装窗户必须遵循国家规范:型材的粗细、玻璃抵御风力能力指标、边缘预置构件的安装,连活动窗扇的配置比例都要经过精确测算。
但自己改装的大玻璃呢?
为了节省开支,许多人选择街边店铺,采用1.4毫米的轻型材料替换2.0毫米以上的重型材料,玻璃和墙体之间仅靠螺丝安装,一阵风就能摇摆不定,不发生脱落才令人惊讶!
通风不良是另一个隐患。常规断桥铝窗采用固定窗与活动窗搭配方案,确保每钟头换气频率不低于半次。但大面积玻璃窗为了追求视野开阔,常常只保留微小的开启区域,甚至完全封闭。夏季空调运行时,室内依然感觉憋闷;阴雨时节更加糟糕,湿气无法排出,墙壁开始出现霉斑现象。有网民感慨道:安装完全景玻璃才明白,过去那种“开窗享受自然风”的生活方式是多么难得。
漏水、费电、不安全……这些坑比想象中更扎心
渗水差不多是大型玻璃窗体的常见问题。一位网民讲述经历:安装后三个月内,每逢降雨窗沿就形成“瀑布”,多次联系师傅维修才查明——施工时为容纳宽大玻璃,工人将原有窗框破坏得参差不齐,未涂抹防水材料就安装框架;发泡填充物涂抹不均,微风吹拂即开裂,雨水便从缝隙中渗入室内。
更让人恼火的是,处理渗水问题需要拆卸玻璃、修补缺口、重新涂抹密封剂,从始至终耗费了五千元,这个开销比当初安装窗户时节省的金额还要大!
隔热差则直接影响钱包。
北方的冬季,紧邻着厚玻璃的地方,气温要低于墙角的3到5度,想要维持室温钢化夹胶玻璃栏杆,需要多开启供暖设备两个小时;南方的夏季,当阳光直接照射在玻璃上时,即便把空调设定在26度,也无法有效降低温度,导致一个月的电费增加了200元。
更棘手的是冷凝现象,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度悬殊,窗户内侧布满水滴,沿着窗框滴落到地面,长久以往,地面因此受潮变形。
安全隐患更是悬在头顶的“刀”。
高层安装大块玻璃,不再设置原本90厘米高的传统窗沿,导致儿童玩耍时易撞上玻璃,老人倚靠窗户时容易滑倒,这类事件频繁发生。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一个面积达到七到八平方米的玻璃板,其重量超过两百斤,完全依靠边缘的几个膨胀螺栓来安装——倘若这些螺栓出现锈蚀、或者密封条发生老化现象,那么将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花2万装的“面子”,真不如8000块的“里子”?
有人估算过费用:十平米宽的阳台,老式铝合金窗每平米八百元,合计六千四百元;全景玻璃窗至少一千五百元每平米,总计是一万二千元。
花费数倍于常规的代价,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是管路渗漏、室内空气流通不畅、能源消耗增加以及存在安全隐患,这样的交换比例确实令人感到不值。
那是不是说大玻璃封窗完全不能装?
专业人士提意见:假如必须安装,请注意三个要点,选2.0毫米以上规格的型材,采用三层夹胶钢化玻璃,高层建筑必须使用这种玻璃
),找有资质的大厂家安装。
施工时注意观察师傅:首先用防水腻子填补缺口,接着把发泡材料填满,选密封胶时必须用抗老化型的,切记不要选用廉价的基础胶。
装饰并非只追求外表华丽。那些遭遇风暴损坏的宽大玻璃,被雨水侵蚀的窗沿,以及酷暑难耐的时节,都在警示我们:美观的物件或许代价高昂,但更为惨痛的是,为追求“美观”所付出的代价。
若下次再被所谓“全景落地窗”的视觉呈现所吸引,不妨多探求一下:这种玻璃能抵御几级风力?其框架结构有多厚实?安装服务是否提供保障?毕竟,住宅是人们长期居住的场所,安全与舒适才是最重要的品质体现。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