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牌楼的文化特色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5-12-18 19:21:42
 

   结合徽州地区的文化环境,重点对徽州牌楼的文化特征进行了解析,从儒商文化、义理道德、传统价值观念入手,分析了文化构成要素对该建筑艺术形式的影响,指出了对徽州牌楼文化特征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为更好传承与保护这种建筑艺术形式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徽州牌楼“徽州”是一个地域概念,历史上作为行政区划曾辖一府六县(款县、黔县、休、姿源、绩溪、祁门),范围包括现今的安徽省南部及江西省的一部分,一度成为南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孕育了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徽州”也是学术界公认的历史文化概念,便于对诞生于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联系与深入的研究探讨。

 

石雕牌楼

   牌楼亦称牌坊,古称绰楔、绰削,其形制源自“衡门”,是我国独有的建筑形式[i7,具备纪念、表彰和宣扬标榜的功能。史料所载,徽州原有各式牌楼千余座,被誉为“牌坊之乡”,林立的牌楼将历史沉淀,凝固成令人震撼的人文景观。徽州牌楼的建造与装饰中融合了雕刻、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记录与反映当世的风俗与文化环境,观徽州石牌坊的雕刻艺术,发现他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徽州的牌楼与民居、祠堂并称“徽州三绝”,从徽州的地域文化入手,在其自有的文化背景中对牌楼建筑的文化内涵加以解析与探讨有助于从人文角度解读其产生与发展之根源,摆脱片而的研究结构与装饰形式的限制,从而剖析这种建筑形式的发展与繁盛,以及其在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2徽州牌楼的文化特征解析徽州牌楼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兴衰与徽州的儒商文化休戚相关,形式上表现出义理道德之风骨,且代表了以宗亲血缘为基础的传统价值观念。

 

3徽州牌楼与儒商文化作为纪念性建筑物,屹立于“程朱学说”的石雕牌楼随着徽商的兴盛得到了很大发展,其自然流露出儒商的文化气质也成为了其显著的文化特征之一。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徽商誉满海内,经商也逐渐从当地人维持生计的一种手段逐渐上升到商文化的高度。徽商在明清时期颇负盛名,“徽骆驼”们的吃苦耐劳与负重致远,使之一度跻身全国最成功的商帮之一。而回归到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徽商所获得的声誉不仅源自对财富的累积,也与在徽州盛行的儒家文化密不可分。徽商贾而兼士,亦商亦儒的风格也对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汪道昆所撰之《太函集》中,记载了徽商“贾为厚利,儒为名高”的处世哲学,时至今日仍为从商之人倍加推崇。

 八角牌楼

经商的徽州人将“儒”的道德品质融入“商”的职业,烙守诚信,维护忠孝的道德观念。在徽州,由理学精神所推崇的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上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加之以“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念,形成在各个阶段的不同追求,使得徽州商人在风云诡橘的商场中凭借智慧巧妙周旋于各方利益之间,往往占得先机。

 

徽商取得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为了巩固其经济与政治上的地位,宣扬其赖以成功的儒商精神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徽商成就规模后往往在故乡以宗族为核心,修建宗祠祭祖,设立书院培养士子,注重上层社会关系的培养。事实上“儒商”可以被视作儒家文化精神的延伸,是内心修养的外在体现,而牌楼便是这种精神的物化,起到宣扬与教化的作用。因此,石牌楼也与宗祠、书院一道成为了徽州儒商文化的物化代表。徽州村落遍布由商人捐资兴办的书院与学堂,以至于形成“十家之村,不废颂读”的良好社会风气。而通过儒学的教化,贾而好儒的徽商取得了巨大成功,也为众多牌楼的修建提供了物质基础。

版权属于: 长城石雕厂(http://www.shidiao567.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