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荆墨
梁衡,一位备受推崇的当代散文大师,创作了诸如《晋祠》、《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觅渡把栏杆拍遍+梁衡txt,觅渡,渡何处?》等感人至深的散文佳作。在2014年6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爱国四章》中,已步入古稀之年的梁衡,运用其细腻而敏锐的笔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那令人震撼的家国情怀。
《爱国四章》一书紧扣“爱国”这一核心主题,内容涵盖了对美丽中国的赞颂、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对先贤的缅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四个方面。书中精选了梁衡的数十篇散文,既有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也有他近期创作的佳作。这些文字或文雅或质朴,或庄重或轻松,或古风盎然或现代清新,意境深远,情景交融,引用典故,哲理丰富,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极具阅读吸引力。无论描绘壮丽的山川,抑或叙述人物的道理,不论谈论历史,亦或讲述当下,无论是歌颂创立国家的英雄们的伟大成就,还是赞颂普通民众的高尚品质,无不充满真挚的情感,渗透着简单而深厚的爱国情怀。梁衡将他的思想转化为文字,触动人心,激励人们奋发向前。
梁衡的散文饱含了深厚的时代气息和深沉的忧患感,无论是简短的话语,还是长篇大论,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理性的沉思。在《百年明镜季羡老》一文中,他向季老提问:“您所探讨的那些外国古代的学术,为何总让人感觉遥不可及,对现今社会有何实际价值?”季老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表示:“学问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有用,而在于其深度。牛顿当年探究万有引力有何实际价值?实际上,每位科学家在着手研究某个理论时,都不会先考虑它的实用性。只要存在未知,他们便会投身于探索之中。在季老的这面镜子中,映照出的是百年间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历程,同时也映射出我们个人的生活轨迹。
梁衡的散文作品主要描绘了家喻户晓的伟大人物以及流传千古的文人形象。这些历经百年仍被传颂的人物,在他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例如,在《周恩来的普世价值》一文中,梁衡将周恩来描绘为一个超越时代、政治、党派和国界的存在,他的人格具有普遍价值。他的思想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民族能够孕育出全球范围内都受认可的人物,这是我们民族的荣耀所在。周恩来的人格特质丰富多样,其中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仁慈、奉献与包容,尤其是仁慈这一点尤为突出。对于这些广为人知的杰出人物,大众的阅读预期往往并不高,然而,经过梁衡的细致整理和深入挖掘,周恩来形象得以鲜活、立体、充满人性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带来了全新的阅读感受,令人耳目一新。
梁衡的散文作品中,许多篇章都透露出深刻的思考力量,因而为读者带来了启迪和思想的提升。例如,《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一文,梁衡描绘了普京的内心世界,他究竟在思考什么,是想要独处片刻,还是想要审视这片他治理的土地?他难道就不担心安全受到威胁,不担心有人会打扰他吗?然而,从画面中可以看出,普京显得勇气十足,从容不迫。他之所以备受尊敬,不仅是因为他有着柔道背景和精湛的武技,更在于他那份政治上的自信。他立足于坚实的土地上,漫步在宽敞的街道上,随心所欲,不加矫饰,决不回头。梁衡总能将那些难以理解的画面,描绘得生动鲜活、栩栩如生,使人们在阅读他的文字时,沉醉其中,不愿放下书本。
梁衡的散文作品风格清新宜人,其中蕴含的诗意意象中充满了睿智的巧言,蕴含着令人深思的哲理之美。他的散文构建了众多迷人的意境,引领人们去热爱生活,去热爱大自然。《冬日香山》中,有一系列句子如斯:“随着秋意渐浓,冬雪即将降临之际,这座山似乎卸下了三季的负担,它迎着凛冽的寒风,轻轻抖动宽阔的肩膀,抖落了身上附着的柔嫩枝叶;紧随其后,它关闭了山门把栏杆拍遍+梁衡txt,驱逐了那些闲逛不止的游客;随后,它端正地坐好,庄严地俯瞰着广阔的世界,宁静地沉浸于这份祥和之中。”这些文字真是妙笔生花,字字珠玑,意蕴深远。阅读完毕,我深感文字坚实有力,同时又富有弹性,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了许多美妙绝伦的画面。
阅读完这部著作,我不禁回想起古人所言的“了解一个人,进而评论其所处之世,通过阅读诗歌来洞察人心”。在品读梁衡的散文时,我不仅窥见了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还领略了一位对历史、对时代拥有深刻洞察力的作家内心世界。阅读梁衡的文采,既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场思想的净化之旅。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